2023/6/1 14:10:52
2023年5月31日,雄安新区首届“智绘未来”科技周活动—“娃娃学科学”持续进行中,各单位走进校园,为娃娃们带来精彩的科普讲解和生动有趣的科技体验,带领大家做科学世界的小小探究者,为科技周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姚昆仑博士走进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以“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起远大理想”为主题,带领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感悟科学家精神,争做小小科学家。学校相关领导对姚老师以及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创新联合会表示热烈欢迎。

姚昆仑老师作为理学博士、研究员,也是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国高新科技》期刊社总编辑兼执行社长。出版科技专著8本,发表论文及科技文化类文章200余篇。荣获中组部、科技部等9部委颁发的多项荣誉称号。

本次活动,姚老师主要围绕科学技术与创新、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家们的创新思路与方法以及科学家精神的启示与期盼几点内容为学生们进行授课。带领大家回顾了从古至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在古代取得的伟大发明成果,体会了六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创新浪潮,让大家感受到“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变革”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姚老师还向大家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家创造的重大科技成就,还就“两弹一星”的研制展开了重点讲解。让同学们感受到我国国力的增强,树立每一个中国人的祖国荣誉感和爱国使命感。
最后,姚老师为孩子们讲述了各位伟大科学家的科研故事,孩子们也深刻体会到了科学家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和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科学家精神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感动着莘莘学子,引领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努力学习,传承属于中国创新精神的红色血脉。

同日,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创新联合会携手容城县科学技术协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雄安校区(沟西小学)开展了一场“小萌物,大本领,无人车让生活更便利”的科普活动,带领孩子们感受来自无人驾驶的“黑科技力量”。

活动开始前,容城县科学技术协会李彦启主席进行了致辞,孙伟校长也代表学校全体师生感谢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将智能自动驾驶技术“驶”入学校,帮助孩子们打开了学习科学知识的大门,播下探寻科技的种子。

随后,行深智能的小彭老师采用动画演示与实拍视频结合的模式,将机器人的感知系统、执行系统、决策系统与人类的眼、耳、手、脚、大脑等身体部位进行对比,并以人开车为例,形象生动的为同学们讲述了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同时,小彭老师还详细阐述了无人配送车是如何完成在工厂、园区、校园转运物料、快递等工作,展示了无人零售车在景区、高铁站等售卖零食、餐饮等场景,让学生们认识到无人驾驶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辅助驾驶方面,还有更丰富的场景等待他们去探索和发掘。在互动环节,小彭老师与学生们展开了亲切的交流,学生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和争先恐后的提问,都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对未来交通的期盼与畅想。


课程结束后,学生们来到操场,北京普龙科技有限公司的讲解人员详细的讲解了巡检机器人的本体结构、功能场景,并在现场对机器人的功能进行了展示,让学生们对机器人有了直观的理解。现场的学生们也展开了激烈的提问,讲解员也对学生们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并邀请和带领积极的同学体验了这款巡检机器人,这让大家都很兴奋,也大大的激起了学生们的求知欲以及探索欲,争做科学世界的小小探究者。

